学科70年 2009-2010风景园林学科发展报告——综合报告(一)

作者:小编    发布时间:2023-06-29 01:35:28    浏览:

[返回]

  学科70年 2009-2010风景园林学科发展报告——综合报告(一) 原创 chsla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

  风景园林学科(Landscape Architecture)是保护、规划、设计和可持续性管理人文与自然环境、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综合性学科,是科学、技术和艺术高度统一的应用型学科。它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,也是保障社会和环境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。风景园林学科注重综合运用科学、技术和艺术手段来保护、利用和再造自然,创造功能健全、生态友好、景观优美、文化丰富、具有防灾避险功能的、可持续发展的环境,从而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,满足人对自然的需要,并协调人与自然、人与社会发展的关系。

  目前,在全球范围内,人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,包括气候变化、全球化负面影响、生物多样性丧失、环境污染、人口增长、快速城市化、水土资源开发和改变造成的压力。风景园林的价值在于保障人类安全、福利、健康和生命力,提升精神价值,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。风景园林学科积极应对上述挑战,在研究解决这些问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  风景园林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、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。它关系到我国的城乡生态系统和人居环境的改善,特别是当我国进入工业化、城市化的重要时期,环境和资源面临很大压力的时候,园林绿地作为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,对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中央提出建设“物质文明”、“精神文明”和“生态文明”的发展目标,要求全党和全国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全面、协调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,“统筹城乡发展,统筹区域发展,统筹经济社会发展,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,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”,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、资源、环境相协调。风景园林学科研究如何合理运用自然因素(特别是生态因素)﹑社会因素来创建优美的﹑生态平衡的人类生活境域;并随着应用领域不断拓展,深入到城乡建设的各个层面。风景园林以其自身特点在城市发展中承担着独特的作用,带动城市生态、景观和人居环境的改善与提升。

  风景园林是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,维护城市生态安全的主要因子。在改善大气质量、防灾避险、缓解城市“热岛效应”、调节气候、涵养水源、隔离噪声、协调城市中人与自然的共存关系等方面,风景园林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。面对全球气候变暖、城市温室化以及严峻的区域污染等问题,“用低的能源消费、低的排放和低的污染来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”,“发展低碳经济”成为我们必须的选择,而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保障。园林绿地在节能减排、增加碳汇、促进碳吸收方面所具有的优势,使其在“发展低碳经济”战略中居于不可或缺的地位。

  风景园林具有高度的艺术文化积淀,承载着文化与艺术价值。中国园林以独特优秀的民族特色自立于世界园林民族之林。在“天人合一”宇宙观的指导下,主张“人杰地灵”和“景物因人成胜概”,近而追求“虽由人作,宛自天开”的艺术境界。中国园林以诗情画意创造空间,美学家李泽厚曾把中国园林归结为“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”。我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中,有一半以上来自风景园林领域。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,人们对风景园林游憩休闲功能需求的增加,风景园林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也不断提升,成为人们亲近自然,开展各种文化、体育、休憩和交往活动的主要空间载体,为改善群众健康和生活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  从传统到现代,从文脉到时尚,我国风景园林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走向国际,在实践的发展中更为多元、开放和包容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,建立有着中国特色的风景园林学科和行业体系,将为改善我国人居环境,繁荣经济,建设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作出重大贡献。

  风景园林学科内容丰富,涉及环境生态、园林植物、规划设计、工程技术和社会文化等多方面。

  《中国大百科全书》中提出:园林学的研究范围包括传统园林学、城市绿化和大地景物规划三个层次。传统园林学主要包括园林历史、园林艺术、园林植物、园林工程、园林建筑等分支学科;城市绿化研究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,确定城市绿地定额指标,规划城市园林绿地系统;大地景物规划是把大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当作资源,从生态、社会经济价值和审美价值三方面评价,合理利用土地,进行规划。《中国大百科全书》明确地将园林学与建筑学、城市规划学作为三个并驾齐驱的学科。

  风景园林的内涵和外延是不断发展的。学科名称从园林逐步发展为风景园林,核心内涵未变,但研究领域与方向却更为丰富,研究内容更为综合。结合目前学科研究的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、风景园林规划设计、园林植物、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以及风景园林管理五个领域,本报告主要从九个方面对近年的学科发展情况进行阐述,分别是: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、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、城市绿地系统规划、风景名胜区规划、园林植物、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、园林绿地与生物多样性、自然与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以及风景园林经济管理。

  (1)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。研究中外风景园林的历史与理论,包括思想史、艺术史、技术史、发展史和比较史以及传统园林理论和艺术的继承与发展,风景园林遗产保护、保存与修复,现代风景园林发展理论与历程,特别是涉及区域生态和气候的低碳人居环境规划与建设理论等。

  (2)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。研究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、方法和技术,范围包括各类公园绿地、居住区绿地、道路广场绿地、防护绿地、生态敏感区、城市景观空间、休闲游憩地、保护地、棕地(Brown Field)等。

  (3)城市绿地系统规划。研究城市绿地的定位、类型、指标、发展目标和布局结构,各类绿地的规划,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,城市景观风貌规划,园林绿化树种规划,城市绿线)风景名胜区规划。研究风景名胜区的资源评价、性质、范围、原则、指导思想、发展目标和布局结构,资源保护规划,风景游赏规划,游览服务设施规划,居民社会调控规划等,涉及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、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三个层次。

  (5)园林植物。研究园林植物的生态、区划,资源收集和利用,种质创新,苗木繁育,栽培和养护,配置和应用,群落构建,古树名木保护等。

  (6)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。研究风景园林营建和生态保护、修复的工程与技术,包括山水地形、建筑和构筑物、园路铺装、植物、给排水、强弱电、安全防护以及工程材料等。

  (7)园林绿地与生物多样性。研究园林绿地与人居环境、文化休闲、城乡景观、城市形态和安全格局的关系、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等,以及园林绿地的生态、游憩、景观、文化、避险等功能。

  (8)自然与文化资源保护利用。研究自然与文化资源的调查、评价、规划、保护、利用和管理,包括有偿使用、特许经营,遗产申报,旅游开发等。

  (9)风景园林经济管理。研究风景园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、作用,行业管理体制、机制和机构设置,政策法规、技术标准、人才培养,建设管理模式和技术,建设工程管理等。

  结合学科领域划分和行业管理的特点,本次学科发展研究还包括八个专题研究报告,分别是:① 风景园林史学研究;②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研究;③ 城市园林绿化研究;④ 风景名胜区研究;⑤ 园林植物研究;⑥ 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研究;⑦ 风景园林经济与管理研究;⑧ 风景园林教育研究。

  风景园林融汇自然和人文多个学科内容而产生、发展,最早和农业活动、祭祀、宗教、哲学以及娱乐密切相关,“是农业技术与建筑学的结合”。在中国、西亚与古希腊世界三大造园体系中,中国园林独树一帜。

  我国最早的园林传说始于黄帝时期的悬圃,确切文字记载始于公元前11世纪西周的灵囿,是利用天然山水林木、挖池筑台营造的供天子、诸侯祭祀、观天象、狩猎游乐的游憩场所。随着历史的变迁,园林研究从记叙园林景物为主,发展为从艺术角度探讨造园理论和手法,或者从工程技术角度总结造山理水、建筑营造、花木布置的经验,进而逐步形成了传统园林学科。1634年,明代造园家计成所著《园冶》,系统总结了中国传统造园实践和理论,提出造园要“相地合宜,构园得体”,“巧于因借,精在体宜”,“虽由人作,宛自天开”等。此书曾被译成几国文字,被公认为世界最早的园林专著。1868年,外国人在上海租界建成外滩公园。此后,西方园林的理念开始对我国传统造园理论产生影响。特别是辛亥革命后,我国自建的城市公园逐渐增多,公园被列为城市建设项目之一。20世纪20—30年代,一些海外学习园林的学者归国,从事造园建设和在农林、建筑学院从事造园教育,推动了我国近代园林学科的发展,1928年曾成立中国造园学会。新中国成立后,我国园林建设事业取得显著成就,一大批历史园林得到妥善保护和修缮,部分对公众开放,与众多新建的各类园林绿地一起,为服务人民大众的休闲生活、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。与此同时,我国园林学科领域迅速扩大,由传统园林营建发展到城市园林绿化,乃至风景名胜区为主的自然与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等研究领域。

  20世纪80年代以来,我国园林事业快速发展,学科研究日益活跃,相继有一批有影响的专著问世,如刘敦桢的《苏州古典园林》、童寯的《造园史纲》、陈植的《园冶注释》和《中国造园史》、陈从周的《说园》、周维权的《中国古典园林史》、汪菊渊的《中国古代园林史》、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《中国新园林》、以及《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●园林篇》、《风景园林师—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集》(1-8)、“十五”国家重点图书《风景园林设计资料集》等。许多学者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,提出了许多学术思想,丰富了当代园林理论体系。如:冯纪忠的“形、情、理、神、意5个层面”的观点,朱有玠的“风景园林是以自然审美为主的生态境域”的观点,孙筱祥的“中国优秀古典园林造景,是自然山水的艺术再现”的观点和“三境论”(生境·画境·意境)思想,以及孟兆祯的“避暑山庄园林艺术理法赞”和“借景”理论的深入研究和阐释等。

  在城市园林发展的同时,风景名胜区作为风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步完善。风景名胜区的发展传说始于尧、舜等帝王对名山大川的封禅活动,以及周朝对名山的祭祀活动。数千年来,在先民们持续对名山大川进行游历和拜谒的过程中,逐步产生了“五岳四渎”和诸多历史名山,以及相关的深厚历史文化。1982年,我国建立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,将风景名胜区界定为“受国家保护,具有观赏、文化和科学价值,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的地域”。风景名胜区也正式成为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,再次丰富了风景园林学科内涵和领域。

  业界普遍认同,1951年,由北京农业大学的汪菊渊和清华大学的梁思成、吴良镛共同发起,并由两校联合组建的“造园专业”,是我国现代风景园林学科教育的开端。“造园专业”制定有较完备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,不但学习了西方国家和苏联现代风景园林教育的经验,还结合我国实际情况,将园艺学和建筑学两方面课程进行了整合,培养了一批具有双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专业人才。1956年,“造园专业”由北京农业大学调整至北京林学院(现北京林业大学),并改名为“城市及居民区绿化专业”,1957年建立了“城市及居民区绿化系”。1964年改称“园林专业”和“园林系”。随着学科领域的不断发展,特别是我国建立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后,以风景名胜区为主体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成为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。“风景园林”这一专业名称被提出并逐步被业界认同。1987年,教育部颁布正式设立“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专业”。1988-1992年,成立了“风景园林系”。1992年,北京林学院组建成立了“园林学院”,这是我国高校设立的首个风景园林专业学院。

  20世纪60年代前后,随着我国园林行业管理的确立和专业教育的开展,各地相继成立了一批学术团体。1983年,中国园林学会(二级学会)成立。1989年,中国风景园林学会(一级学会)正式成立,会员涉及城市园林、风景名胜区、建筑、城市规划、林业、园艺、环保、文物、旅游等专业领域。2005年,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加入了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(IFLA),我国风景园林科技界进一步融入了国际风景园林大家庭,国内外的交流也更加活跃。

  1985年,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学刊《中国园林》创刊,现已成为“中国科技核心期刊”和“中文核心期刊”,是我国风景园林政策发布、学术成果报道和信息交流的综合性学术期刊。此外,国内现已有《风景园林》、《园林》、《广东园林》、《古建园林技术》、《风景名胜》、《现代园林》、《北京园林》、《上海园林科技》、《蓝天园林》、《城市环境艺术》、《景观》、《花木盆景》、《景观设计》、《国际新景观》等几十种专业刊物,共同组成了学术刊物群,为学术研讨和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。

  受气候、资源、地域文化和艺术的影响,世界各国形成了不同内容和风格的园林形式。西方规则式造园,早期主要体现了建筑与农业的结合,18世纪中叶以后,其发展曾受到中国自然式山水园林的影响。工业革命后,面对城市发展而产生的环境问题,西方园林研究的视角逐步从单体延伸到城市范围。1898年,英国埃比尼泽·霍华德(Ebenezer Howard)的《明天的园林城市》(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)提出,把城市园林化作为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手段,引导发达国家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进入“城市与自然共存”的园林化时代。19世纪中期,美国风景园林师弗雷德里克·劳·奥姆斯特德(Frederick Law Olmsted)主持建造纽约中央公园,提出了“风景园林师”(Landscape Architect)的称谓,将其工作领域从庭园设计拓展到城市公园系统设计,乃至区域范围的土地规划。20世纪中叶,面对人类对自然地域的无序开发导致的整个地球环境和生态危机,著名的风景园林师、教育家伊恩·麦克哈格(I.McHag)首次提出“生态规划设计”理论,把风景园林工作领域再次拓展至大地规划,进一步丰富了风景园林学科的内容,为自然境域的合理利用,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指出了新的理论思路与实践方向。1901年,美国哈佛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风景园林(Landscape Architecture)专业,开始了风景园林学科现代的、系统性的专业教育。1872年,国家公园在美国正式建立,旨在“把国有公园内的天然风景、自然变迁遗迹,野生动物和历史古迹,按原有环境,世世代代保护下去”。自此,有关国家公园的研究很快纳入了风景园林学科范畴,1972年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《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》,对珍贵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的科学保护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,受到广泛重视。

  1948年,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(IFLA)在英国剑桥大学成立,现已成为国际风景园林界非常重要的一个专业组织。相关的重要专业组织还有风景园林教育工作者委员会(CELA)、国际公园与康乐管理协会(IFPRA)、欧洲风景园林联盟(EFLA)、欧洲风景园林院校委员会(ECLAS)等。2000年,欧洲理事会(Council of Europe)拟订了欧洲风景园林公约(ELC),并于2004年正式生效。2005年和2009年,IFLA先后制定了《风景园林教育》(IFLA Charter for Landscape Architectural Education)和《全球风景园林公约》(Global Landscape Convention)。这些举措对促进历史风景园林保护、规范风景园林师社会行为、推动现代风景园林建设和教育工作等,均发挥了积极作用,对未来风景园林学科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。

  从历史发展可以看出,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的源动力是社会发展与需求。社会发展所产生的问题,极大地促进了学科研究的拓展;而现代城市的发展和科技的更新,也为风景园林学科实践提供了广阔的空间。在国际上,风景园林学科是与建筑、城市规划同等重要的与人居环境有关的学科。风景园林已不仅是园中园式的传统园林营造,保护与再造生态友好型的人类居住环境,是现代风景园林学科研究的核心内容。

  风景园林作为科学、技术与艺术高度结合的应用型学科,随着社会、经济和文化的发展,在继承传统的同时,不断创新,持续发展。

  (1)风景园林资源丰厚,历史遗存享誉世界。中国园林被誉为“世界园林之母”,具有丰厚的风景园林历史遗存,并在改革开放以后的城市化进程中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果。

  自1982年以来3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,我国基本建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风景名胜区管理体系。国务院先后审定公布了7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。截止2009年底,全国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8处,省级风景名胜区698处。风景名胜区总面积近20万km2,约占国土面积的1.89%。风景名胜区集中了一大批最为珍贵的自然与文化遗产资源,集中了我国国土上最精华的自然景观和有形、无形的文化遗存,兼容了自然保护区、森林公园、地质公园、旅游区和部分文物保护单位等国土类型和资源类型,其价值难以估量。

  从1987年我国首次参加世界遗产申报起,现已有38处世界遗产地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(UNESCO)《世界遗产名录》,总量位居世界第三。其中文化遗产27处(含文化景观2处),自然遗产7处,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4处。截止2009年底,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已有24处。中国古典园林以其高超的意境哲理和艺术魅力,也成为不可替代的文化遗产,其中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的有承德避暑山庄、北京颐和园、苏州古典园林(含拙政园、留园、环秀山庄、网师园等)、北京天坛等13个。全国开展的国家级、省级风景名胜区体系建设、世界自然遗产或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体系建设,极大地提升了我国风景园林资源在世界上的地位。

  (2)园林技艺传承发展,中国园林走出国门。中国传统园林是世界园林艺术的奇葩,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作为一种文化载体,传统园林体现了中国古代造园“虽由人作,宛自天开”的高超艺术境界。其中,中国传统园林作为中国古建筑与园艺工程有机结合的产物,是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。今天,中国古典园林不仅得到有效保护,同时作为重要的城市公共园林服务于社会。

  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与世界在多领域的广泛交流。中国传统园林走出国门,通过参加世界博览会和中外友好交流活动,逾百座不同艺术风格的中国园林在世界各国落户,遍布于五大洲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,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精湛的造园艺术,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而积极的影响,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使者。如建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“明轩”、德国慕尼黑的“芳华园”、加拿大温哥华的“逸园”、澳大利亚悉尼的“谊园”、日本淡路的“粤秀园”等。

  (3)城市环境绿地为本,生态优先指导发展。摆脱围墙所限的风景园林,已不再是孤芳自赏的“皇家园林”或“私家园林”。公共园林的建设,使风景园林纳入城市建设的核心组成,是城市绿色生态基础设施。结合城市更新改造,建设城垣园林绿地;结合河道水系治理,建设城市滨河绿地;结合环境品质提升,改造利用城市遗留地和棕地;城市大区域的生态改造、景观提升,城市开放空间(open space)的塑造,自然与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等,极大地促进了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,风景园林在城乡健康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。

  1992年起,住房和城乡建设部(原建设部)开展了以城市园林绿地为核心,全面评价城市人居环境综合质量的创建“园林城市”工作。截止2009年底,已批准国家园林城市180个、园林城区7个、园林县城71个、园林城镇15个、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试点城市11个。近年,又在全国开展“国家重点公园”和“国家城市湿地公园”的评定,先后命名了扬州瘦西湖公园、济南趵突泉公园等56个国家重点公园,命名了北京市海淀翠湖、唐山市南湖等37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,以此带动各地风景园林建设水平的提升。正是以风景园林建设为抓手,全面带动了城市环境质量的提升,促进了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。

  (4)学科领域快速拓宽,立足行业服务社会。当今的风景园林建设跨度日益增大。随着与城市建设的结合,风景园林项目呈现多样化和综合性的趋势,以城市、区域为尺度开展的多学科、综合性项目和研究,如北京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、上海的世博园,以及众多的生态修复等工程越来越多;与此同时,为改善城市老城区环境质量而拆迁建设的社区小型绿地也迅速增多。这些工程实践,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,同时其技术与艺术的并重,以及遗传工程、信息工程等高新技术的应用,进一步推动了风景园林发展。

  多层次、综合性风景园林项目的发展,对标准规范和科研的需求日趋显现。近年,风景园林技术标准规范的编制倍受重视,取得较大进展。2002年,《工程建设标准体系 城乡规划 城镇建设 房屋建筑部分》标准体系出台,此后7年中,风景园林新编和修编工程标准8项,接近已有风景园林工程标准的数量,仅2008和2009年编制的标准就有6项,标准化建设已成为风景园林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。同时,风景园林科研工作也取得一定进展。以“风景”、“园林”和“景观”为关键词,就2000-2009年间国内完成的科研成果,对CNKI科研成果库进行了检索,检出科研成果300余项。按研究方向统计表明,风景区相关研究占8.0%,城市园林绿化占60.9%,城乡景观占31.1%。取得了“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监督管理信息系统”、“北京中心城地区湿地系统规划研究”和“中国西部地区园林植物种质资源调查研究”等一批有影响的科研成果。2008年,“十一五”国家科技支撑重点项目“城镇绿地生态构建和管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”立项,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风景园林行业最大的科研项目。

  随着技术、标准的颁布实施,科研工作的开展,我国风景园林项目规划设计和工程技术水平不断提升。据不完全统计,近三年中,我国风景园林行业取得国际、国家级和建设行业等奖项近百项,包括IFLA亚太地区风景园林奖、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、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、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,在国内外形成广泛的影响力。我国园林植物生物技术和育种专家,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包满珠作为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小组(IPCC)成员,与IPCC一起获“2007年度诺贝尔和平奖”。

  识别关注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:,。视频小程序赞,轻点两下取消赞在看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  原标题:《学科70年 2009-2010风景园林学科发展报告——综合报告(一)》bob电竞bob电竞bob电竞

搜索